殊荣加身的丁文江,始终坚持一线教学,交大校园里至今流传着他在课堂上引用海涅诗歌的佳话。他曾在课堂上引用海涅的诗句:“这是个古老的故事,可是却万古长新;谁要是碰上此事,就会痛碎他的心。”这首诗本是写爱情的,但丁文江用它来形容人类古老的铸造行业,以此勉励学生不畏艰苦、敢于创新。 丁文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他提出了“技术原理认知+理论体系学习+科研案例分析+综合实践创新”的新工科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他负责的“材料加工原理”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参与建设了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形成了“线上与线下”和“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丁文江不仅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选派博士生兼任孵化企业的技术副总,负责相关产品的创新研发,成效显著。此外,他还邀请国际学术大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选送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著名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已有数百名优秀研究生奔赴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丁文江给中小学生演示氢能源车(展教具) 在科研领域,丁文江是中国镁合金研究的先驱者。20世纪80年代,32岁的丁文江在桑塔纳零件生产企业中第一次接触镁。镁作为一种强度低、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材料,当时并不被学界看好,实现规模化应用更是天方夜谭。但是丁文江敏锐地看到了,在所有的使用金属结构材料中,镁是最轻的,并且中国镁储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镁如果做得好的话,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一张王牌。”他认为镁的大量使用,势必会推进一场中国工业的历史性变革,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从成熟的研究领域到科研的无人区,他没有犹豫,没有徘徊,而是抱着一腔热忱,毅然决然投身中国镁事业。 丁文江带领的科技创新团队在镁合金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通过将中国的优势资源稀土与镁相结合,采用中间合金共电解的方法,成功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的高强耐热镁稀土合金。这些合金材料不仅用于我国新一代“大国重器”的研制,还实现了从非承力结构件到主承力结构件应用的颠覆性跨越,为国防、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革新。 丁文江所带领的团队还攻克了镁合金强度低、耐热差、寿命短等技术瓶颈,研制出50余种、3000余件大型复杂国防关重部件,应用于20多种国防重点装备的研制和批产,相比于铝合金减重达25%以上,装备实现了自主可控。这些研究成果使中国掌握了镁合金的国际话语权,并让许多国际巨头求助于中国“镁”。2003年,丁文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他的团队更进一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深其一点,触类旁通,丁文江充分利用镁活泼的“缺点”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优点”,开启了可降解镁人体植入器件的新时代。突破性地利用镁蒸汽与氢原位反应创制镁基储氢材料,攻克镁基储氢材料批量制备技术,开发了全球首台镁基固态储运氢车,让镁在能源、医学和农业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金属镁从结构材料到功能材料的跨越。 丁文江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我们在镁这个领域,已经能够引领世界! 丁文江一直将个人的科研梦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不仅要追求学术的高度,更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中,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们。丁文江坚信:“我们一定要立足在中国的土地上,解决中国的问题,科技创新的命脉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这意味着,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开发,都应当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对美国对中国实施的科技封锁和打压,丁文江认为,中国必须强化自身的战略科技力量,以突破困境。他认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他鼓励年轻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超卓的科学贡献,还要拥有超强的家国情怀、超前的战略眼光、超常的学科融通能力和超凡的人格魅力。这种全方位的能力要求,旨在培养能够应对复杂挑战的新一代科学家和技术领袖。 在他的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成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不仅注重学术成就,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丁文江(右二)与研究生探讨课题研究 丁文江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十分关注科技成果如何服务社会。他与团队成员在镁合金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累计向社会输出技术40多项,直接孵化了8家高新技术企业。他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应用,在上海临港、安徽凤阳、河南洛阳、江苏海门等地建立了中试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促进了相关技术在高速交通工具、纺织机械、优势资源镁及稀土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铸造、压力加工、机加工、模具等行业的发展。据统计,相关企业近三年新增销售额8亿元、利润2亿元,这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的重大战略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丁文江还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开展科普活动,普及材料科学知识,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他们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普项目,累计组织科普活动100余场,出版科普图书2种,建设科普系列慕课6门,自主研制科普展教具10余项,惠及受众累计达几千万人次。 ●孜孜以求,薪火相传。丁文江秉持“寓精于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理念,教育一代代青年学者践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情操,培养近300名国家栋梁,30多名学生成为学术带头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立的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多达500人。2018年6月,他向学校提交建设氢科学中心计划,探索无人区,短短三年建成首个省部级氢科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启动。从铝到镁再到氢材料,丁文江团队始终走在学科前沿,缔造着中国科技发展的百年接续。 丁文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正如他所说: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见证了中国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能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声明:以上所有内容源自各大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原创作者表示感谢,文章内容仅用来交流信息所用,仅供读者作为参考,一切解释权归镁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经核实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鸣谢:镁途公司及所有员工诚挚感谢各位朋友对镁途网站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诚挚欢迎广大同仁到网站发帖 |
他是江西“老表”心中的科技知青,种田养猪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他...详情
11月2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详情
为全面落实“战略夯基、利润必达”年度工作目标,铸锻研发院党总...详情
周中镁市简述2024.11.27日至本周三,国内镁锭市场行情延续弱稳态...详情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