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资讯:中国材料大会2024|C03-先进镁合金分会成功举办

来自: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收藏 邀请

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于2024年7月8日至1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C03-先进镁合金分会于2024年7月9日下午至7月11日在国际会议中心4号楼云浮厅顺利举行,分会共计5个半天日程。本次分会规模庞大,共有两百余人注册C03-先进镁合金分会,91名学者进行现场学术报告。报告人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湘潭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上海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绍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伯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匡迪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十余所高校、研究所与企业参加本分会。分会邀请四位分会主席进行主旨报告,30名老师进行邀请报告,17名老师进行口头报告,此外,还特别为参与报名的青年同学举办了优秀闪报大赛,在三整天的时间开展了一场充实全面的镁合金盛宴。

会议伊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曾小勤教授作为分会主席代表致分会开幕词,对各位参会嘉宾与组织者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与感谢。

会议安排了四名分会主席的进行主旨报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曾小勤教授做了题为《材料基因工程与不锈镁合金设计》的主旨报告,以解决镁合金耐蚀性能差的瓶颈为背景,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研究范式,采用高通量计算与实验的方法,开展了不锈镁合金成分设计与优化,从上万种备选体系种筛选出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高耐蚀镁合金(不锈镁合金),其腐蚀速率与防锈铝合金相当。此外,不锈镁本身呈现高耐氯特性,且表面膜层具有优异的自修复特性。此外,不锈镁合金也在生理环境中表现出较低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用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应用潜力。报告为设计具有高耐腐蚀性的合金材料提供了指导思路。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单智伟教授做了题为《卡车车厢用高品质镁合金的研制与应用》的主旨报告。运煤重卡的镁合金轻量化设计与应用对降低能耗与碳排放,提高运输效率意义重大。通过合金净密化制备有效提升车体材料耐蚀性;应用多层次异构设计实现易成形高强韧车体结构单元的制备;基于不同结构单元氩弧焊/激光焊等焊接匹配设计、工艺优化实现高稳定耐疲劳焊接结构开发;同时基于车用新能源电池舱体中温服役条件,采取多元微合金化数量级提升蠕变抗力,保障舱体镁合金构件稳定服役。报告展示了业内首台镁合金运煤重卡,最大镁合金单体制件尺寸13米,为打造中国金属镁产业“有标准、有体系、有联盟、有法制”的精品产业链条提供了有益参照。

来自重庆大学的蒋斌教授做了题为《高性能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的主旨报告。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合金化,在改善镁合金塑性的“固溶强化增塑”机制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强塑性镁合金,其中铸造镁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超过350MPa、室温延伸率可达到10%,有效改善了合金的铸造工艺性,突破了传统固溶强化损害塑性、高强塑与多物性难以兼得的瓶颈,实现批产应用,并开发出世界最大的镁合金铸件。

来自吉林大学的王珵教授代表王慧远教授团队做了题为《新型低合金化高性能镁合金设计》的主旨报告。新型低合金化镁合金易于铸造和加工制备,生产成本低。然而,较低的合金含量容易导致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热稳定性不足,且难以获得超塑性变形。报告基于多元微合金化镁合金的元素交互作用、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及力学性能等研究,开发了具有室温高强度、高塑性和高温超塑性的低合金化镁合金,实现了弱织构细晶和多层级组织控制,探讨了低合金镁合金的组织热稳定性机制、室温强韧化机制和高温超塑性变形行为。此研究为新型低合金高性能镁合金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支撑。

四位分会主席展示了领域内前沿成果,做了十分精彩的主旨报告,吸引了众多参会观众,以及许多其他分会的观众,积极提问,十分踊跃。
除此之外,领域内其他专家的精彩汇报也毫不逊色。来自重庆大学的杨艳老师做了题为《镁基材料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的邀请报告。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了镁合金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镁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腐蚀防护仍是主要的研究热点,生物镁材料、镁离子电池和储氢镁材料备受关注。然而,要进一步拓宽镁合金的应用范围,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如结构用镁合金的强度低、塑性差、耐蚀性较差,生物镁合金的降解速度快,镁储氢材料充氢和放氢范围窄、镁电池材料电解质不相容、高性能阴极和阳极材料稀缺等问题。报告为镁合金领域研究者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向,展示了未来镁合金领域研究的趋势。

来自伯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邓俊均作了题为《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创新开发》的邀请报告。该报告主要介绍了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其被认为是镁合金最有发展前景的近净成形工艺,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优点。报告介绍了其团队研制的一次成型镁基复合材料,其屈服强度高达193MPa,弹性模量为55GPa,延伸率为4%,在铸态下展现出优异的强韧性。此研究不仅为高性能半固态镁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还指明了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在轻量化领域中潜在的新技术方向和应用趋势。

来自厦门大学的曹福勇老师做了题为《不析氢高耐蚀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的邀请报告。报告内容主要为研究通过磁控溅射得到的Mg-Zn合金和Mg-Al 合金,以及通过压铸得到的AM60M合金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机理。其中,Mg-Zn合金在腐蚀或阳极溶解过程中没有氢气产生,这是由于其较正的腐蚀电位抑制了阴极析氢。这是一种以前从未实现过的抑制镁腐蚀过程中析氢反应发生的新方法。同时,Mg-Al合金是由于钝化,所以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没有氢气析出;压铸AM60M由于生成较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因此在浸泡一段时间后也没有氢气析出,此报告展现了镁合金腐蚀机理的最新进展。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郭恩宇老师作了题为《镁锂合金表面超疏水防护膜层的构筑于耐蚀机理》的邀请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其团队近些年来针对镁锂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层制备及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镁锂合金表面沉积了一层铝薄膜,并与空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铝膜,具有超疏水特性。此外,还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表面超疏水涂层,提出一步电沉积超疏水表面并旋涂石蜡基油凝胶制备自修复、耐久超滑涂层的方法,解决了传统超滑涂层存在工艺复杂、油相易失、耐久性差等缺点。

来自福州大学的陈俊锋老师作了题为《镁合金表面陶瓷复合涂层设计、制备与耐蚀应用研究》的邀请报告。报告介绍了其团队提出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原位生成LDH层,设计制备了一种多功能的高耐蚀陶瓷复合涂层。报告围绕了该多功能复合涂层的形貌与结构特征、性能特点、制造工艺、应用现状展开综合介绍,研究了LDH与原始陶瓷层间的交互作用和陶瓷复合层的耐蚀保护机理。

总结而言,每一位老师都做了十分精彩的报告,其内容涵盖镁合金力学性能、导热性能、耐蚀性能、生物活性,以及镁合金的制备、工艺、微观机制,在实验和计算、机器学习的角度全方位的介绍了镁合金领域的诸多进展。
本次分会持续了整整三天时间,同学与各位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深入探讨,对镁合金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此次会议不仅拓宽了各位学者的学术视野,也突出了镁合金作为轻质合金在未来工程领域的潜在价值,同时也为国内众多学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作为最轻的结构材料,在当前节能减排与高端制造的发展趋势下,镁合金在汽车、航空航天、通讯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充分加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围绕先进镁合金材料的核心技术,对镁合金开展更为细致的基础研究,促进镁合金材料实现产业化与规模应用,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镁合金材料的需求。
声明:以上所有内容源自各大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原创作者表示感谢,文章内容仅用来交流信息所用,仅供读者作为参考,一切解释权归镁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经核实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鸣谢:镁途公司及所有员工诚挚感谢各位朋友对镁途网站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诚挚欢迎广大同仁到网站发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分享到 :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24-7-26 15:22
镁途
粉丝0 阅读242 回复0

精彩阅读

镁途微信公众号码

扫码微信公众号
给你想要与成长

用心服务镁途
0392-2167977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961185715@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Ryi  © 2019  鹤壁镁途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8030072号-1